2013年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期间,18个和中国有关的展览活动在威尼斯举办,其中包含国家馆、平行展及其它外围项目。参展的中国艺术家接近600人,相当于主题展参展人数的4倍。基于这些前提,我用苹果手机拍摄了其中100多件作品图像,作为参加”made in china”项目的艺术家。之后,我将这些图像用手持投影仪打在主题展和几十个国家馆中。我重新布置了整个展览,将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放在相同或相关的其它展览中进行展出。当然,展出的时间很短暂,由于受到一些场馆的阻挠,有些只有一秒钟的展览时间,而有些则无法进行投射,展览过程中随时面临失控和偶然因素。
这些作品以短暂、快速、移动的方式占领了威尼斯,没有固定空间、没有测算布置过的场地,更没有高额的运输、场租、材料费等。这是一个廉价消费的项目,一切都由策展人自己完成,也未征求任何一方同意。这种展出方式“山寨”了中国现实中的方法与结构。
这个项目试图展开关于展览制度和艺术传播方式的实验,一方面,通过作品的混乱搭配,对主题展和国家馆、平行展(或国家与国家)之间主次关系和意识形态的调整;另一方面,通过将作品简单、高效的移动,讨论展览在快速消费的信息时代中的展出方式、运营方式、组织方式、交流方式。
这个项目试图虚拟了一个童话,当中国艺术家完全涌进威尼斯双年展的时候,威尼斯双年展会变成如何?当中国的艺术充斥在各个国家和类型的展览中时,是中国的发展还是他国的灾难?当文化宣传变成占领的时候,它发生了什么,改变了什么?
任何一个展览都不能给予结果,亦如这个项目,它所呈现的仅是一种问题的假设性实践,展览既是策展的结果,也是批评的视觉证据。